去年的互联网+农业,愣是被一帮村淘和京东农业的去把各省市和县大搞网上开店,以为开了淘宝店马上就能卖出去农产品,甚至县长县委书记都带头站台去卖农产品。

000.jpg

  然后最后发现:开了店搞个特色馆并不是就有流量就自动卖了,村里的村淘合伙人更多的价值是消费品下乡并没有更多的销售出去农产品,还有搞完了培训农民还是不会做电子商务只会种地。

  其实,除了在淘宝上一号店京东开店之外,一个县还可以这样来搞互联网+农业,从供给侧改革真正的调研分析本县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原产地农特产和土地规模、种植优势等等,以三农产业链升级为核心,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展开本县的互联网+农业。

  整个县域的互联网+农业一定要秉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策略,而不是之前村淘全部是政府主导,市场领补贴不干活的现状。

  市场主导的核心是突出农业公司在县域农业的发展中要突出主导地位,而不是政府,政府的过多政策和补贴反而扭曲了市场,导致补贴的寻租空间和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一,以原产地的农特产品为核心,打造三农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农业公司,并围绕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规划农产品发展策略,建设样板农业基地;

  二,改造农民的组织结构,打破原来的单个农户或者家庭的模式,而是以基地+合作社的模式整合当地农户,组织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并有效引入农资、饲料等上游核心企业入驻,为合作社的社员提供优厚的福利;

  三,打造县乡村的服务网络体系,以农业公司+当地文化建设为基础,整合或者整编原来农资服务等体系的县-乡-村的三级网点体系,逐步建立县运营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网点的网络体系,并与村的合作社的社长/理事 形成闭环网络体系;

  四,建立农产品分级标准和品质控制体系,从品控入手建立追溯机制,平台引入农科院校及农技服务,从种苗、土地、生物肥、农技等入手帮助合作社(而不是单个农户)实现农产品品质控制,以及为农户提供配套技术服务;

  五,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引入农商行、中信、宜信等农村金融机构,结合村级网点或小超市实现金融业务入村,并进一步合作开发贷款、保险、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引导政府补贴资金投入;

  六,以农业公司为基础,政府引导资金和配套政策引导,整合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等资源或引入外部资源,打造具有初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及交易的B2B线上线下平台、土地确权交易中心等;

  七,围绕农业公司的农产品品牌规划,引入电商平台,引入新媒体、自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引入电视媒体节目策划,打造本县的一乡一品的品牌故事、新农人故事与农产品包装,进行全渠道传播;

  八,引入中粮、肉类及食品加工、饮料、连锁超市等农产品购销龙头企业,实现当地农产品的订单购销,通过龙头企业的订单来实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并有效利用农产品销售订单来实现供应链金融闭环;

  九,引导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等就近省市区域性消费,利用区域性物流配送优势,而不是追求全国性电商销售;而干果等食品可以进行全国性电商销售,养殖类的牛羊猪海鲜等,就地养殖并深加工后销售;

  十,政府与农业公司一起建设三农产业园,提供为合作社、农户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及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并引入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节点入驻,比如农资厂家、农机、农技服务、农科院种苗研究、电商平台、加工仓储物流配送、B2B交易中心等统一入驻产业园,实现一站式解决农民需求。

  橙果电商,作为最早一批农村电商服务商,提供电商规划、电商人才教育、就业对接、创业孵化、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完善的县域电商服务体系,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