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kedIn≠在线履历表

虽然LinkedIn定位职场社交,企业在招聘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参考个人主页的一些信息,但是千万别把LinkedIn等同为在线履历表。比如,个人资料简单写为“我毕业于哪个大学,在什么企业工作过,有过什么工作经历。”,这和普通的纸质简历根本无区别,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展现出个人的价值和不同。下面的要点可以供参考:

  • 我能做什么:我通过技能、产品、服务帮助【目标客户】达成了【客户的目标】

  • 为什么我与众不同:相比同行,我有什么出众的能力或独特的卖点,做过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  别人的评价:可加入能够吸引目标市场注意的客户表扬、领导认可推荐等等(摘要)。

LinkedIn不像鸡尾酒舞会一样,个人可以夸夸其谈,吹嘘一下都没关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导向的。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递送价值的诚意,在平时的LinkedIn活动中都能展现出来。在平时,让顾客(企业)了解你可以做什么事情,在有需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你。举个例子,一个中小企业业主迫切需要解决营销上的一些问题,需要帮助,看到下面两种不同的LinkedIn主页介绍:

1.某某公司CMO

2.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顾问(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服务)

TA会优先选择哪一种?很显然,最糟糕的是有时候别人连你的公司名字都不知道,第一印象自然会更偏向后者。在市场上,其实没有人关心你是谁,他们只关心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不要简单罗列你的履历,而是展现你的价值,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优化个人资料

LinkedIn上有很多种方式引导流量,优化关键词就是其中之一。将个人资料与热词、媒体内容,演示文稿,文档、书籍挂钩(不是推销),可以让你更容易被发现。个人资料内容侧重于展现专业素养,表现出乐意交往的意愿。有以下几个要点:

  • 强调个性化、专业性,但并不是要一个企业LOGO,毕竟不是真实名片,功用不同。

  • 有非常清晰的相关性,方便别人能了解到更多关于你的信息。

  • 不要像淘宝卖家那样堆叠关键词,展现真实的你,彰显气质。

  •  众口难调,所以资料不必面面俱到,抓住目标客户的需求即可。

  •  尝试与同类人不同的东西,有亮

  •  写一些别人的推荐、赞赏

  •  填充满所有可用字段,并且定期更新

3. 让个人资料更“养眼”

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会查看应聘者的LinkedIn个人资料页,个人资料页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个人资料中,一般的文字信息是基本项,视觉性元素是加分项。比如照片、视演讲频,带有文章链接的图片,甚至信息图、PPT幻灯片,这些视觉化元素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范例如下:

如图所示,Todds用新书封面、PPT 幻灯片、文章链接、个人演讲视频这些视觉元素美化自己的个人资料,看起来富有创造力,很容易获得好的第一印象。视觉内容最好保持定期更新,展现自己的一种积极态度,一来是获得更好的视觉元素,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给人留下一种做作的感觉。特别是一些获奖或者表彰类的视觉性资料,能让你的资料更充实,个人形象更生动。

4. 构建有价值的关系网

即便你的LinkedIn主页有很多关注者,那也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人际交往,可能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有价值的关系网,意味着要把一般的连接转化成实际的交往关系,同时在社交圈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重视。

如今,即使是高端的LinkedIn也避免不了一般社交媒体内容泛滥的问题,内容同质化现象也存在。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创造一些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即便是随手转发,也要简单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不要求很独到,但至少有态度。

如何在LinkedIn中建立交际关系呢?方法和现实中的差不多。找出你的LinkedIn关系网中MVPs(最有价值不是指财富和地位方面,而是对你的帮助方面),通过资料去了解他们的目标、需要、价值取向、喜好,在日常的接触认识彼此,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然后,你可以利用一些技巧,在个人层面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例如讨论相关问题,给予他们帮助,对收到的帮助致谢,祝贺他们的成就等多种互动。,。利用LinkedIn的站内私信功能、@功能、打招呼功能等,帮助MVPs传播一些优秀内容。方法各有不同,但追求的效果是统一的,即:

  1. 你的内容出众有观点,脱颖而出

  2. 善于倾听、关心他人,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 LinkedIn关系网中成员给予你回报

  4. 别人喜欢分享你的内容,乐意与你进行讨论

建立有价值的社交网络是一个微妙而漫长的过程,这些所谓的技巧看着都似曾相识,很简单,但是能认真投入的、坚持到底的很少。在LinkedIn这种投入非常值得,如果你专注于将社交网络的连接转化为有价值的人际关系,那么毫无疑问它会有助于你在商业、职场上的发展。

对于个人而言,不要把LinkedIn单纯当成在线简历工具,简单粗暴地随便发一些内容,甚至进行所谓的“网络营销”,这是非常不值得的。认真经营LinkedIn,收获不仅仅是商业合作、工作职位,更重要的还有个人品牌、个人网络影响力。

5. 玩转@功能

玩微博的人对@功能最熟悉不过了,“转发微博并@三个好友就有机会得到iPhone 5S一台”,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一般都是好朋友或者僵尸粉,很少去打扰陌生人。在LinkedIn,如果想和陌生人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那就要学会正确使用@功能,一方面表示关心和在意,另外如果对方长期不登陆,系统会发一封邮件告诉对方有人@ta,保持连接。

如何用好@功能呢?自然是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比如TA喜欢什么内容,不想错过什么内容,浏览和发布内容有没有一定规律。当然,@功能是带有策略性,要灵活根据对方的反应做出调整,不能过分使用,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恶意骚扰。

6. 贡献有价值的小组讨论

(背景:LinkedIn中有类似豆瓣的小组讨论活动)

内容营销的信条之一就是营销者要通过有质量的内容向潜在顾客递送价值。这种营销方式的更侧重于建立思维引导,让顾客平时感受到好处,在做购买决策时自然更倾向于你的品牌。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LinkedIn的小组讨论。

很多人对小组讨论活动不感冒,把LinkedIn推送的小组讨论活动链接当垃圾信息处理。或者因为害羞、怕犯错误,在小组讨论中保持沉默。对于营销者而言,通过讨论组可以了解信息、接触到潜在顾客,顾客已经自发根据兴趣聚集,花很少精力就能获得积极的回应,引发积极的话题讨论,这种潜在的资源,非常有价值。

7. 专注小团体,切忌遍地撒网

要获得积极关注的最好方式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点道理大家都懂。问题在于大家都竭力去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想办法脱颖而出,于是即便最好的内容也可能被埋没,可能得不到关注(明星除外)。在LinkedIn的小组讨论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般人,还没有什么网络影响力,那更应该专注于所属的行业,在擅长的、想学习的领域慢慢积累,加强自己在某些话题上的优势和威信,也方便和讨论小组中的一些人建立稳定关系。

无论是哪个社交媒体,能亲密交流的人来来去去就那几个,有时候专注于和一小撮人搞好关系比遍地撒网有效得多。特别是在LinkedIn小组讨论中,越专注,个人在小组TOP榜中停留时间越久,当别人搜索到你所在的小组时就会发现你,认可你的权威。

8.用好LinkedIn推广功能

LinkedIn的推广功能类似于新浪微博的推广功能,好处有几个:

  • 受众范围小而精

LinkedIn主打职场社交,聚集的多是高端白领人群、甚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社交媒体的强关系性质又进一步细分了用户群体,推广内容很容易在社交网中传播,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于B2B企业来说,通过LinkedIn甚至有机会接触到企业决策层人员,这是LinkedIn的核心竞争力。

  • 推广工具完善

LinkedIn的推广功能完善,方便定位用户群体。可以通过毕业学校企业名称职业类别职称地理位置等多种条件的组合,实现最大化内容投放的精准程度,不需要使用第三方工具。

  •  效果度量指标可视化

LinkedIn提供了营销度量工具(Metrics)来度量推广效果,提供指标包括:受众数量、印象、引起的活动、点击率、粉丝、订阅数、CTR、CPC、费用等。同时还可以将不推广的内容和推广的内容进行对比,多维度分析推广的效果。

LinkedIn的高端特性决定推广内容必须是干货,一定是所有内容里最好的、最有价值的。职场人士时间本来就少,如果用一些空洞烂俗的内容进行轰炸,很容易产生反感,用户没有理由停留。长期经营干货确实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但是回报是值得的,企业可以在所属行业中获得较好的印象和较高的威信,品牌更容易得到青睐。

9. 建立关系比建立连接更重要

对于个人而言,关于连接和关系的建议已经在“建立有价值的关系网”中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关系对于LinkedIn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企业面对不仅仅是一般的个人用户,可能还有一些潜在合作伙伴、供应商的管理人员。

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客户的情感化管理上,比如哪些人访问你的主页,分享了什么内容,对内容有什么反馈,这些是企业和用户建立关系的基础(即了解用户)。再者就是做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产品的推销者,多提建议,少打广告,彰显价值。